喷潮少妇一品道一区R级无码视频

首页

浙财要闻

首页 > 浙财要闻 > 正文

本网讯 4月15日上午,春日的暖阳透过落地窗洒进行政楼一楼的文馨阁。校长、党委副书记魏江与12位来自各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围坐一圈,开展第八期“我与校长面对面”活动。与会人员用具体案例、鲜活数据和真实困惑,拆解思政教育中的“疑难杂症”。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徐晓东主持。

这场对于思政育人的“解剖式”座谈会在魏江抛出的叁个问题中展开:“学生与学校的关系”“学生与老师关系”“如何让‘浙财人’叁个字真正走进学生心里,提升学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”。这叁个直指育人核心的提问,成为当天与会副书记们讨论的“靶心”。

当“困惑清单”遇上“行动派”

座谈会上,学院副书记们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辅导员队伍建设、学生心理健康、就业指导等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困惑与难题。文华创新学院副书记徐艳妍表示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,人手不足,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;会计学院副书记程晓东提到学生在心理健康、学业规划、就业选择等方面存在迷茫,要切实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公管学院副书记田聪表示,要加强浙财师生共同愿景塑造、浙财使命认同,完善校情沟通机制,做好信息反馈。金融学院副书记陈思佳呼吁:“未来努力的目标更多是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塑造,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浙财大家庭。”信智学院副书记吴轶韵表示对于工科学生来说,尤其要聚焦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,精准对接普通学生、学困生、极优生,积极回应学生成长成才个性化需求。外国语学院副书记张莲建议要通过多系统数字化链接赋能思政工作,分专业开设职业规划必修课,帮助学生建立多元职业认知,多措并举增强班级凝聚力。经济学院副书记徐丽玲表示要转变与学生的沟通方式,畅通沟通渠道,建立内部交流传播平台,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,优化学生管理数字化。

从“云端”到“心间”的破题

法学院副书记胡哲提出要打造一支具有马列主义素养、责任心强、能力全面的惭础蚕型辅导员队伍,通过培训、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其专业能力。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,更是要成为学生的“人生导师”,帮助学生解决学业、生活和职业规划中的问题。人文与传播学院副书记袁慧兰表示要多走进学生,多倾听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,通过富有特色的文化传统活动,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对学院学校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。管理学院副书记陈小芳表示思政工作要落实于“人”的工作,以人为基础,分类管理,精准思政,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从“心”出发,向阳而生。数据科学学院副书记王文婷希望能厘清各线工作职责,让辅导员回归到辅导员本身,让辅导员实现思政工作的专业化。艺术学院副书记叶城均表示,辅导员夯实“零零后”大学生育人实效有待加强,班主任参与“招培就”一体化深度广度尚且不够,大学生创业“竞赛热”实践“落地冷”矛盾仍显突出,这些问题都有待大家进一步完善。

咖啡凉了,思路热了

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。你们是一支不一样的队伍,是一支很特殊的队伍,你们的付出我都知道!” 魏江认真听取了发言,充分肯定了大家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所展现出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,并感谢大家在学生工作中的努力付出。

魏江强调,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,学生思政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,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,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。大家要深入思考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是什么,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努力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航员、师生的链接者、教育的组织者和文化的塑造者,要将这四个角色作为副书记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定位。

就思政工作如何做、辅导员队伍怎么建,魏江希望大家结合叁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:财大的性格和气质是什么?财大的学生气质是什么?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什么?各个学院要找准定位,深刻把握思政工作的职责使命,培养出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惭础蚕型“浙财金生”。

结合座谈会上提出的问题,魏江强调,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政工作副书记,要围绕思政工作核心,全面加强学习,切实提高思政工作创新能力。要着眼于“立德树人”,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,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要讲究思政工作方法,带好辅导员队伍,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思政育人工作,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。要充分发挥“铁叁角”基层组织作用,通过“项目主任+班主任+辅导员”的协同合作,形成育人合力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学院的工作,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,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,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明确工作目标,创新工作方法,切实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不断开创思政育人新局面。

座谈会上,徐晓东强调思政工作是育人的关键环节,大家要勤思苦学,在努力学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,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;要学以致用,抓好思政育人的关键问题;要用心用情,及时倾听了解师生诉求,切实提升思政工作成效。

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会上谈到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交流。四个多小时的座谈,从学风建设聊到班级管理,从心理健康谈到思想引领……活动结束时已是中午,阳光正好。正如一位参会副书记所说:“今天的对话,谈的是问题,暖的是人心,强的是信心。”“最好的管理是服务,最好的服务是改变。”这场带着焦虑与期待而来的座谈,最终带着方法与信心离开;这场始于晨光的讨论,正在点亮更多教育的可能。

党校办、组织部、宣传部、学工部、研工部、团委、人事处、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。

(记者、编辑:赵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