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一毕业,自行车就“下岗”。每年毕业,学生离校后都有数百辆自行车被遗弃,在学校教学楼、学生公寓墙角,随处可见破旧的自行车。这些自行车因为长期无人问津,加上风吹日晒,破损严重,被戏称为“僵尸”自行车。有的高校,“僵尸”自行车数量甚至达到了数千辆。
如何处理这些无主自行车,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怎么样能让这些车实现再利用,喷潮少妇一品道一区R级无码视频想到了好办法。学校的“一元钱”工程,拿出了师生捐款2000元,将废旧自行车进行修理改装。让这些自行车又重新焕发光彩。
毕业了,自行车带不走卖不掉
闲置在校成了“僵尸”车
“如果是一周前,你还会在生活区看到,很多宿舍楼前的车棚里,都停着不少积满灰尘的自行车,很多都非常破旧了。有的缺了脚踏板,有的没了车座,有的锈迹斑斑,一看就是很久没有用过。”会计专业大叁的学生瞿林琳说,现在基本上这些自行车全被再利用了。
许阿姨是学生宿舍楼得宿管员,她说,之前车棚里停放的自行车只有外围一圈是低年级学生时常在用的,靠近里面一排积满灰尘的都是毕业生废弃的自行车。尽管学校曾处理过部分废弃自行车,但每年到了快毕业时,车棚里又会出现一大批被遗弃的自行车,霸占了大片地方,打扫卫生都很困难。
“一个车棚里可停放200多辆自行车,可以明显分辨出是没人使用的‘僵尸车’就有近50辆,而在教学楼底和外围,也停放了不少。这些车子经过风吹日晒雨淋,已经成为一堆不能使用的破铜烂铁。”许阿姨说。
除了许阿姨所在的生活区,其他学校的各个生活区都有同样的现象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废弃自行车?
原因在于现在自行车买起来不贵,但是东西大,到了毕业带回家太折腾。想二手出售,也不一定会有人要。一来二去,车就这么闲置在车库里无人问津了。
许莉莉,是金融专业大四的学生,她告诉记者,到了毕业季,学校都会为毕业生举办一场甩卖会,其中最多的就是自行车。“可自行车根本卖不出什么好价钱,几乎全新的自行车也不过卖几十元,记得去年有个学姐的自行车只卖了15元。很多车因为破旧根本卖不出去,所以,毕业生也就无所谓带不带走,导致学校里出现了很多‘僵尸车’。”
小袁是中文专业大四学生,她说,刚进大学时她花70元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,骑了整整四年。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,她打算20元将自行车卖出去,可到现在也没人有购买意向。“如果有学弟学妹需要的话,就直接送出去了。”
20辆自行车免费使用
解决无车同学的燃眉之急
对于“蓬头垢面”、“缺胳膊少腿”的废旧自行车,校团委及校保卫处工作人员开展了近一周的搜罗工作,回收了140辆废旧车。经修理改装、重新喷漆后,立刻改头换面,锃亮如新。
此次回收目标主要锁定在学院楼、教学楼地下车库经久失修的无主自行车。为避免错将学生停放在地下车库的自行车当废旧车辆处理,工作人员还特意在校西门口举办了旧车认领活动,并通过微信、人人网等社交平台宣传。
首次回收回来的60辆自行车,经过改造后,其中40辆赠送困难学生,20辆统一喷上红色油漆后,作为公益自行车供全校师生免费借用。
首批赠送的40辆自行车,主要针对大一新生,根据需要发放。学校计划将在每年6月份学生毕业后,回收一批无主自行车,修理改装后9月份开学时捐赠给新入校的贫困学子。
目前的20辆公益自行车只是“旧车新用”活动推出的第一批,统一集中放在学校西门。校团委正扩大旧车回收范围,将无主自行车变废为宝,逐步增加公益自行车数量,并增设自行车借还点。学生借还自行车无人监管,全靠诚信。
此次回收活动一经推出,倍受学生期待。“办活动常要到处跑批场地、拿物资,没自行车既耗时间又不方便,公益自行车简直是为我们准备的。”一位社团成员陈同学说,“临时有急事,公益自行车真能解决燃眉之急。”
“废旧无主自行车停放在车库里,既占用了空间又浪费了资源,把他们利用起来,一部分赠送给贫困生,另一部分供同学使用。旧车新用,不仅践行了环保理念,也传递了爱心,给同学带去便利和温暖。借还自行车也培养了学生诚信意识。”校团委吴老师说。
网址链接: